钻坚研微 微也有道
——石梅小学协作型集团第十四批微型课题市级联合展示活动
2024年5月27日下午,谢桥中心小学承办石梅小学协作型集团第十四批微型课题市级联合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为研究课展示、研究课评课交流、微型课题阶段交流、微型课题手册交流四个部分。
一、研究课展示
谢桥小学钱冬梅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语文《精卫填海》一课,研究视点为《小学语文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研究》,她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有机统整,确立了具有统领作用的大情境大主题——“我是神话传讲人”,通过讲好中国神话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讲”既是神话故事最为适切的一种学习方式,又能体现出文化特质的驱动性学习任务,还能为学生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更符合神话学习的规律。
谢桥小学徐恩幸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德法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研究视点是《“育”见劳动之美,活动点亮学生童年》。她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的劳动者进行了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调查,让学生懂得劳动者的艰辛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普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的认识,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评课交流
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对两位执教老师的精彩课堂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同时也为打造更好的课堂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教学建议。
辛庄中心小学 黄婷老师:
钱老师在 “读懂文意,传讲故事”环节中设计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分别是读文言神话、知精卫故事、学传讲技巧、练传讲本领。这四个学习任务循序渐进、互为依托。例如在任务一读文言神话时,钱老师分为两步:先要求学生读正确,教给学生根据字义确定字音的方法;再要求学生读流利,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基于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一评,实时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杨园中心小学 龚淑娟老师:
徐老师的这节课灵动精巧,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提升,润物细无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积极参与,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不同职业的辛苦,产生敬畏之心,做到了“育”见劳动之美,活动点亮学生童年。
三、微型课题阶段交流
研究不仅仅是个人的探索,更是一个团队共同协作的过程。元和小学的钱心悦老师、杨园小学的陆冲霄老师分享了她们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思考。她们的分享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内容,也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思路和重点。
元和小学钱心悦老师研究的课题是《“双减”背景下低年级个性化作业的实践研究》,她从课题介绍、课题计划、研究进展、后续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她指出:经过调查研究,小学低年级在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仍存在作业内容过多、作业形式过于单调等问题。通过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熟知个性化作业各个环节的标准,优化学生作业指导,为语文教师实施个性化作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杨园小学陆冲霄老师研究的课题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五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她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阅读《基于大单元的作业设计优化》,通过理论的不断学习,总结五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的实施策略和经验方法;开展作业设计的经典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优化大单元作业,丰富研究成果;加强课题组老师合作,以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目标,切实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
四、微型课题手册交流
荆玉纯(尚湖小学)、时宁(杨园小学)、李梦恒(张桥小学)、黄婷(辛庄小学)、陈晓(元和小学)、陆雪芳(大义小学)、张钰婷(琴湖小学)、赵钟怡(游文小学)、席敏燕(练塘小学)、金雪敏(王庄小学)10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各自的微型课题手册,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微型课题的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教师们一定能够深耕细作,笃行致远,脚踏实地地推进微型课题的研究,以更深入、更细致、更专业的态度去探索教育科研的奥秘。
用户登录